51酒水网

51酒水网

http://www.woyao9.com

菜单导航
51酒水网 > 进口酒 > 正文

在全国餐饮收入第一的大省,这个新酒饮品牌撬

作者: 51酒水网 发布时间: 2023年03月19日 00:02:03

  值得餐饮人关注的是,梅见现象正折射出一个新的品类机会和消费文化。品类机会在于中式佐餐酒趋势已来;消费文化在于民族自信崛起,国人更为青睐附有本土文化基因的品牌。

  1983年,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的五星级宾馆白天鹅宾馆在广东开业。据宾馆餐厅服务员回忆,当时很多外地客人来这里,都要喝洋酒。这是广东作为消费高地引领的消费潮流。

  几十年过去,广东宴席上的传统老三样依然是洋酒“人马轩”(人头马、马爹利、轩尼诗),这被视为广东餐桌上的怪象,更是酒行业的痛楚。

  挺进广东市场,似乎是过去30年中国酒共同的愿望。川酒、黔酒、皖酒、鲁酒,也曾在此百花齐放,但整体来看,洋酒在广东的地位堪称垄断——固化的思维,似乎限制了中国酒的进击。

  行业把中国酒的希望都寄托在了白酒身上,以至于在其他行业上演的产品创新、品类创新等,都没能在这场餐桌争夺赛中出现。

  直到2019年,梅见突然闯入大众视野,并快速在广东中高端餐饮铺开——人们才发现,青梅酒可能是接棒白酒,与洋酒争夺广东市场的强势品类。

  梅见为何能打破洋酒垄断,走上广东人的餐桌?是因为广东人对于新国酒饮的品质自信?还是说在烈酒主导的市场中,低度轻饮渐成趋势?

  剖析梅见的破局之道,本文也试图为中国餐饮的战略机遇寻找开局。

  被青梅酒撕开的洋酒高地

  数据显示,成立不到5年的梅见,目前仅在深圳就进入了超25000家餐饮门店。近期,梅见在深圳二十四史书院与餐饮企业共同举办的一场梅花宴,也引起了行业的广泛讨论,掀起了一场中国酒破局广东市场的现象级消费。

  提到消费,经济学家西托夫斯基曾谈到,它是现代文明价值链条中的重要一环,甚至是作为现代人最常见的一种“身份证明”。

  中国20世纪初的消费市场,奠定了一个时代的消费典型。那时的消费者花钱购买西洋钟表、西洋烟酒以及舶来的种种“奇技淫巧”,实则是在为自己购买一张“现代生活”的门票,获得能像他们羡慕的西方人那样生活的机会。

  这样的身份证明,最先正是发生在广东人身上。

  清末对外通商,广东最先迎来舶来品,当时全球最流行的烈酒之一白兰地随之进入广东。加之当时白兰地在海外大多是贵族专享,人们对白兰地尤为热捧,认为“喝白兰地高人一等”。

  白兰地在广东的市场规模有多大?酒行业戏谑称广东是“白兰地第一个100亿省级市场”。

  曾有80后广州酒商回忆,自己童年时期父辈喝酒就以白兰地为主;而身边50岁左右的朋友,大都觉得只有喝白兰地才顺口,拿白兰地应酬、送礼才上档次。

  这就是消费的“身份证明”。

  至于中国酒,上世纪90年代,广东市场也曾上演“七雄争霸”;2000年左右,高炉家、开口笑、百年糊涂等崭露头角;到今天,茅台、五粮液、泸州老窖等高端白酒也逐渐被广东人所接纳。

  但此次我们大量暗访、访谈广州和深圳一带的餐饮店,发现他们的餐桌上依然很少有消费者点单白酒。

  这固然跟广深一带的饮食文化有关,相比于喝,广东人更讲究吃喝的平衡搭配。粤菜追求食材本味,以鲜美、清淡为主,这类口味的美食搭配优雅的白兰地,味道相辅相成。而在佐餐方面,中国高度白酒显然不占优势。

  然而,洋酒占主流的广东市场,青梅酒有它刺穿人群的天然基因。

  广东人从小对青梅就熟悉,一方面广东产梅,普宁是“中国青梅之乡”;另一方面,当地饮食中青梅是增味提鲜的必备品。前段时间全网刷屏的“乌梅子酱”,就是广东人吃烧鹅时蘸的梅子酱。

  在此基础上,梅见一经面世便撬开了广东餐饮缺口,填补广东人餐桌上中国佐餐酒的空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