酿技千载茅台镇 ,匠心独运梅鲸酒
——访贵州梅鲸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梅平
“千里赤水河,百里有好酒。”赤水河因周围酒厂林立且多出名酒故被誉为“美酒河”。赤水河含有170多种清澈无污染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,孕育了一批批茅台镇酱香酒,使得人们一到茅台镇,就能闻到一阵扑鼻而来的“玉液琼浆”的香味。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,四渡赤水的伟大壮举,令赤水河畔染上了不可磨灭的红色印记。茅台镇酒都以赤水河的水酿造,其也日复一日地接受着赤水河的自然馈赠,茅台镇白酒人也在默默地传承赤水河红色长征精神。
贵州梅鲸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梅平作为茅台镇的诸多白酒人之一,也是新时代传承赤水红色精神的先锋者。贵州梅鲸酒业有限公司从茅台镇本土的烧酒作坊发展成如今的规模,其紧紧镶嵌于茅台镇7.5平方公里的核心产区杨柳湾,主要依托赤水河谷独特的地理气候,优异的水质及红色的土壤。梅鲸酒提梁之精,取麦之魂,采古酿技术,得山川灵气,捕捉茅台镇特殊环境里独一无二的酿酒微生物,运用祖传酱香酒之技法,将一粒粒红高粱酿造成酱香突出,酒体醇厚,回味悠长的美酒。
四渡赤水出奇兵 ,玉液琼浆梅鲸酒
四渡赤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,先辈们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,战胜千难万险,付出巨大牺牲,胜利完成震撼世界、彪炳史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,谱写了气吞河山的壮丽史诗。
贵州梅鲸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梅平的父辈是赤水河畔红军的后代。当年梅平的祖父随红军四渡赤水走上了艰难的长征之路,不得已把他的祖母和年幼的父辈留在了赤水河畔安顿下来,坚强勤劳的祖母在茅台镇开了一个烧酒作坊养家糊口。1965年,梅平的父辈建立茅台镇传统工艺酱香酒工厂。梅平回忆说:“我经常听老一辈的人讲四渡赤水,因此很敬佩当年的革命前辈不怕苦、不怕累、始终坚定理想与信念的精神。”梅平在父辈的培养下学业有成,毕业后在科委工作。然后他在农业饲料行业自主创业二十余年,荣获了“全国十大爱心企业家”荣誉称号,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,其事迹也在《中国人物》杂志上被报道。2021年,梅平的父辈去世,他为了报答父辈的养育之恩,回到家乡以继承父辈遗志,他在赤水河畔茅台镇7.5平方公里的核心产区杨柳湾,成立了贵州梅鲸酒业有限公司。
“酿技千载,尽融人神之智;工匠百代,萃取天地之灵。”梅总之所以把企业命名为“梅鲸”酒业,主要是为了纪念和传承祖辈的酿酒工艺和跨越时空的长征精神。梅总觉得其祖父祖母以及父辈,就像海上的巨无霸“梅鲸”一样,在生命终结之时沉入海底,无私地化作微生物滋养海洋生物,为大海的生态平衡做出贡献;也觉得先辈们的大无畏牺牲精神和无私奉献,是后代们学习的榜样。因此,梅平成立了贵州梅鲸酒业有限公司,以表达对祖辈敬仰之情。
随着公司规模的进一步扩大,梅鲸酒业即将形成年产基酒3000余吨,年产酒曲4000余吨,罐区储酒能力5000吨,日包装能力6万瓶的大型白酒企业,也将会成为省内、国内乃至中华大地上的知名酱香酒企。2021年,贵州梅鲸酒业有限公司带领“梅鲸、国鲸”系列十大酱香酒隆重面世。
山河毓秀茅台镇,厚积薄发酿酱香
“悠悠昊天,万物以兴。山河毓秀,旨酒其醇。”贵州茅台镇是中国酒业最繁荣的地区。以盛产美酒而闻名海内外,被誉为“中国第一酒镇”。茅台镇四面环山,地处河谷,风速小,赤水河从中间穿插而过,形成了天然阴阳调和的一个状态,在地貌上就像一个天然的大酒缸,十分有利于酿造茅台酒微生物的栖息和繁殖。
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给予了茅台镇得天独厚的酿酒环境。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有关专家曾用茅台镇的代表——国酒“茅台酒”的工艺、原料、窖泥乃至工人、技术人员进行异地生产,但所产出产品均不能达到异曲同工之妙。这充分证明了茅台镇酱香型白酒与产地密不可分的关系。
上一篇:飞天茅台:9月16号行情价